基多 – 城市

2018.6.28和往常一样,我们这次去Galápagos的旅行也是临到启程前才完全确定。直到出发前十天,我还在Galápagos和格陵兰岛之间纠结。我甚至把格陵兰岛和法罗群岛之间飞机转乘的航班都设计好了,但最后终究觉得时间紧迫,而在Galápagos主要是乘坐小游轮,不用考虑每天的行程,计划起来简单的多。出发前一周,所坐的游轮终于确认了下来,路线不错,旅行社还免费赠送了我们基多一日游的项目。

说到基多Quito),在网上几乎被描述成无比危险的城市。最为夸张的说法是,基多的出租车上都有一个Panic Button。如果有人打开车门跳进来,乘客就赶快按下按钮,出租车里的摄像头就会启动,开始录像。我们反正是没有在出租车里看到这样的装置。基多和南美很多城市一样,或是说和世界上大多数不太发达的国家的城市一样,混乱嘈杂有之,但只要在晚上不去那些不安全的街区,平常远没有网上形容的那么恐怖。

从美国飞往南美的飞机似乎总是在午夜到达。我们在迈阿密转机,预定到达时间是晚上10点,实际上晚点一个多小时,幸好事先安排了旅馆的人来接。基多的国际机场离市区颇远,中间翻过一座山,要50分钟左右才能到。中间经过一个山谷,看到前方灯火通明,我们还以为已经离基多不远。司机告诉我们这里是Tumbaco,还只走了一半而已。

到达旅馆已经是夜里1点,门铃按了快10分钟才有人出来看门。我们旅馆是Hotel Casa Q,所处的位置大概是基多的商业区,不算是市中心。旅馆不大,但是干净整洁,设计上看得出也花了一番心思。第二天吃早餐的时候才看到周围街道的模样。

Hotel Casa Q
Hotel Casa Q
Quito street near Hotel Casa Q
Quito street near Hotel Casa Q

预定9点开始的城市观光,导游快10点才到。这样的迟到在南美司空见惯,可以说是当地文化的一部份。一日游的第一站是乘缆车登皮钦查火山Pichincha)。基多位于皮钦查火山东麓的山谷中,从地图上看从北到南是一个狭长的窄带。城市的大街小巷纵横交错,10点钟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很是拥堵。大路多为双向四车道,看起来算得上宽敞现代,小路上还是有些脏乱。

Quito Street
Quito Street
Quito street
Quito street

登皮钦查火山的缆车叫TelefériQo。山脚下的车站就在基多城市的边缘,设施还很新,游客并不是很多。大概一个吊车限乘六人,上车的地方地上画了六个圆圈,一人一个站在圆圈里等车。

The TeleferiQo to the top of Cruz Loma
The TeleferiQo to the top of Cruz Loma

缆车从山脚到山上大约只要20分钟,山脚的海拔是3100米,下车的地方是3945米。这个高度上的植被大多是半人高的蒿草,但是也有两三米的灌木。再往上走,灌木渐渐消失,草也越来越短、越来越稀少。山顶是海拔4696米的Ruku火山,1999年还喷发过一次,落到基多城里的火山灰有几寸厚。

Cruz Loma
Cruz Loma
Rucu Pichincha climbing route
Rucu Pichincha climbing route
Cruz Loma
Cruz Loma

我们向上走到大约海拔4000米的山坡上。这是我们到过的海拔最高的地方。如果走得快了,还真有点儿喘。中间有很多地方可以停下来俯瞰基多城的全貌。七月是厄瓜多尔的旱季,按导游的话说,应该整天都是晴朗的天气。但是今天的云层很低,基多城在云雾中时隐时现,反而是在缆车上,走到云层之下,基多城的全景才能一览无余。

The TeleferiQo to the top of Cruz Loma
The TeleferiQo to the top of Cruz Loma

下面的一日游行程是游览基多城内的古迹,下文再述。

下午从集市打车回到旅馆。出发前就订了晚餐在Zazu,只要转过一个街口,还有的是时间。旅馆服务员说不远的路口有个Food Garden可以去逛逛。从旅馆转到Zazu所在街上,发现路两侧都是吃饭的地方。既有中低档的路边馆子、啤酒屋,也有走高端路线,风格现代、设计独特的餐馆。其中路角的一间叫Swing的餐馆,走的是disco的风格。听着熟悉的disco舞曲,忽然有一种不知身在何处的感觉。

Overlook mountains at La Pradera
Overlook mountains at La Pradera
Zerdo
Zerdo

La Pradera Food Garden就在离我们两个街区的de la Republica大道的路口上。从外面还看不出来,一走进去却是别有洞天。面积不大的地方聚集了几十家各有特色的露天食肆,餐桌都是露天摆放,环境自由放松,是我们喜欢的风格。这样的地方放到美国也会是trendy的聚集场所。我们去的时候是下午六点,人并不是很多。也许是因为不是周末,或者这样的消费对当地人来说还是有些高。

La Pradera Food Garden
La Pradera Food Garden
La Pradera Food Garden
La Pradera Food Garden

Zazu预约的晚餐时间是七点钟。从就餐环境到菜品设计,Zazu都属于比较高档的餐馆,价位以美国标准算是适中。我们点的是主厨的tasting menu。摆盘自然是很漂亮,味道中规中矩,没有达到让人惊艳的程度。

Restaurante Zazu
Restaurante Zazu
Restaurante Zazu
Restaurante Zazu
0评论

Jackson Hole – Fireside Resort

2018.2.18因为没有订到今晚Hotel Terra的房间,从狗拉雪橇回来,我们就取了行李,打车去往今晚的住处,Fireside Resort。Fireside Resort位于Teton Village和Jackson镇之间,从照片上看像是木屋旅馆的感觉。虽然看起来颇有情调,但我们也没抱太大的希望。毕竟这几天住的已经很舒服,一个晚上怎么都可以过的去。

Fireside Resort就在主路的边上,Uber一直把我们拉到院子尽头。注册的地方与一般旅馆不同,就是一间木屋,设施非常简单。我们被安排到离大路不远的入口的一头。进了门,虽然房间不大,但是分内外两间,温暖明亮,方便舒适。大多数木屋都住了人,温暖的灯光从一间间木屋传出来,映射在傍晚泛着蓝色色调的雪地上,别有一番浪漫温馨的气氛。我趁吃饭前的一点时间,出去给木屋的照了几张相。

Fireside Resort, Wilson
Fireside Resort, Wilson

离旅馆不远就有一家叫Calico的餐馆,评价还不错,走五分钟就能到。虽然说是意大利菜式的餐馆,但餐馆的设计是典型美国西部的风格。自然宽敞、毫不做作,餐桌也是我喜欢的宽大的木制桌子。这里适合家庭聚会,人自然不少,但并不太吵。论菜的质量,也是我们在Jackson Hole吃的最可口的一次。

Calico Restaurant and Bar, Wilson
Calico Restaurant and Bar, Wilson
Calico Restaurant and Bar, Jackson Hole
Calico Restaurant and Bar, Jackson Hole
Calico Restaurant and Bar, Jackson Hole
Calico Restaurant and Bar, Jackson Hole

第二天一早起来,窗外一片白茫茫的感觉。前几天的风雪大多下在山上,落到山谷里的并没有积起来。打开门一看,一片银装素裹,屋外的雪大概积了半尺多厚,应该是下了一晚上的样子。

Fireside Resort, Wilson
Fireside Resort, Wilson

更妙的是,晚上下了雪,到了早晨雪就停了。虽然是阴天,但天光还有一些亮起来的意思。院子里落光了树叶的灌木和乔木,粗粗细细的树干和枝条上,每一根都挂着白亮亮的积雪,一尘不染,对比鲜明,像极了一副黑白写意的山水。

Fireside Resort, Wilson
Fireside Resort, Wilson
Fireside Resort, Wilson
Fireside Resort, Wilson
Fireside Resort, Wilson
Fireside Resort, Wilson

而在这一派黑白世界中,cottonwood黄色枝条就更显得亮眼。对于住在加州的我,这样的雪景实在是难得的机会。趁出发前,我在院子的周围有拍了不少照片。

Fireside Resort, Wilson
Fireside Resort, Wilson
Fireside Resort, Wilson
Fireside Resort, Wilson

到了出发的时候,早晨颇为明亮的天色变得阴沉起来。路过Jackson镇的时候,路上没有什么行人,更显得萧瑟与困顿。其实这倒是很好的摄影构思和后期处理的题材。

Jackson Hole in snow
Jackson Hole in snow
Jackson Hole in snow
Jackson Hole in snow
Jackson Hole in snow
Jackson Hole in snow
Jackson Hole in snow
Jackson Hole in snow

到了机场,停在跑道边的车辆器材都被昨夜的大雪覆盖。扫雪车在跑道上来回来去地清理着积雪。飞机起飞的时候,从舷窗望出去,大提顿山脉巍峨的山峰隐没在乌云里,黝黑的snake river蜿蜒在被白雪覆盖的山谷之中。Jackson Hole留给我们的最后印象仍然是她的壮丽威严。

Leaving Jackson Hole
Leaving Jackson Hole

因为我们不滑雪,冬天的出行往往是往暖和的地方去。这次Jackson Hole之旅既让我们体会了冬季的严酷和萧然,又有时刻透出的温暖和浪漫,确是一次难得的旅行体验。

0评论

Jackson Hole – 狗拉雪橇

2018.2.17今天的安排是这一行的高潮 – 我们要去参加狗拉雪橇的活动。狗拉雪橇的活动一般要事先预定,而且有提前7天取消的限制。有可能是因为天气原因,我们到旅馆的时候正好有人取消,我们才能挤进来,算是是非常幸运。

我们订的是半天的活动,近中午时有车来接。先是到Jackson镇的旅馆接上另外三对夫妇,然后一路向北,到Moran再往西,大约开了一个小时多一点儿,才到了位于Togwotee山脉的活动地点。这里是北美大陆的水域分界线,所以这里的狗拉雪橇活动叫做“Continental Divide Dog Sledding”。

img_20180217_120412
img_20180217_120412
dsc00172
dsc00172

进山越远,路上的积雪越深。我们在Togwotee Mountain Lodge下了车。木屋的房顶上都积了近一米厚的雪,地上的积雪更是高过了窗户。一片北国景象。

Togwotee Mountain Lodge
Togwotee Mountain Lodge
Togwotee Mountain Lodge
Togwotee Mountain Lodge

我们在这里休息吃午餐,下午的狗拉雪橇活动也从这里出发。木屋设备齐全,前面是酒吧和商店,后面是餐厅,楼上是旅馆。我们在Jackson附近其实没吃到什么好东西,没想到在这个冰天雪地远离市镇的木屋午餐质量却相当不错。汉堡的面包暄软,牛肉做的也是恰到好处、味道十足。

img_20180217_135313
img_20180217_135313

Togwotee木屋是很多冬季活动的出发点。木屋的后面停着几辆机动雪橇。在木屋的后面已经有一队精神抖擞、健康漂亮的雪橇犬准备整装待发。

Togwotee Mountain Lodge
Togwotee Mountain Lodge
Togwotee Mountain Lodge
Togwotee Mountain Lodge

吃过午饭,绕过木屋的后面一排低矮的小屋,我们的雪橇将从这里出发。几十只雪橇犬站在雪地里,互相间隔大概10米左右的距离。每只雪橇犬都栓着锁链,旁边只有一个塑料桶或是小木箱子,让它们在睡觉的时候能够躲避一下风雪。初看起来实在有些可怜,不过这也与雪橇犬的性格有关。

北美的雪橇犬多为阿拉斯加哈士奇或是爱基斯摩犬,它们忠诚度高、耐力好,同时又好动、怕孤独。因为生活在北极寒冷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为了拉雪橇的目的来选种训练,雪橇犬与宠物狗相比有更多的独立和野性。在人类看来拉雪橇是一件繁重甚至悲惨的事情,对雪橇犬来说却是它们天生的本能、求之不得。见到我们到来,一只只雪橇犬都兴奋起来,跃跃欲试地跳着叫着,好像希望自己被选到。

Continental Divide Dogsledding, Togwotee Mountain
Continental Divide Dogsledding, Togwotee Mountain

Continental Divide Dogsledding, Togwotee Mountain
Continental Divide Dogsledding, Togwotee Mountain

每一只雪橇都由七对雪橇犬牵引。为我们驾驶雪橇的是一位女向导。她告诉我们选狗有很多讲究。前面带头的雪橇犬要挑选有经验、听指挥的狗,多为母犬;最后面靠近雪橇的狗承重最多,要挑选年轻健壮的雪橇犬;位于中间的狗要求低些,可以选没有经验的狗来训练。

狗选好了,我们坐进雪橇。雪橇犬们早已迫不及待,向导一声令下,它们就冲了出去。启动一瞬间的刺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真的便如离弦之箭,冲入茫茫雪原。

Continental Divide Dogsledding, Togwotee Mountain
Continental Divide Dogsledding, Togwotee Mountain

北美接近北极的地区多为丛林地带,雪橇犬的安排都是排成一队。北欧的极地是开阔的平原,所以那里雪橇犬是扇形排布,便于操控。

近距离观察雪橇犬的跑动,能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最让人惊奇的是,雪橇犬居然可以在跑动中间小便,只要翘起两只后腿,只用前腿奔跑,丝毫不影响速度。

拉着三个成年人奔跑,实在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因为狗的身上没有汗腺,身上的热量只能通过张嘴吐舌来散去,所以雪橇犬边跑边会探头去吃道边的雪,来给自己降温。跑的累了,有些狗也会偷懒,找省力的姿势跑出队。到这个时候,向导就会叫领头的狗停下来,让雪橇犬们休息几分钟。

Continental Divide Dogsledding, Togwotee Mountain
Continental Divide Dogsledding, Togwotee Mountain
Continental Divide Dogsledding, Togwotee Mountain
Continental Divide Dogsledding, Togwotee Mountain

在Togwotee的狗拉雪橇的活动,路程有十几公里,要跑四五十分钟的时间。中间跨雪原、穿林海,不仅能体会雪中飞驰的刺激,一路的风景也是绝佳。向导说在Jackson附近还有一两处狗拉雪橇的活动,都是混合雪橇和其它项目,真正在雪橇上的时间短、路程也不长,远远不如这里过瘾。

回到出发地点,向导端来混合着血水和牛肉块的食盘,这是对雪橇犬们一路辛苦的奖励。喂完我们这一队雪橇犬,向导又把我们带到几只刚刚出生只有几周的小狗窝前。小狗们温顺可爱,一抱起来就是又亲又昵,一点也怕人。

Continental Divide Dogsledding, Togwotee Mountain
Continental Divide Dogsledding, Togwotee Mountain
Continental Divide Dogsledding, Togwotee Mountain
Continental Divide Dogsledding, Togwotee Mountain

到了下午,雪下得更大。回到Teton Village,因为我们最后一天没有订到Hotel Terra的房间,晚上我们会换一个旅馆,明天启程返回。

Togwotee Mountain Lodge
Togwotee Mountain Lodge
0评论

Jackson Hole – 踏雪寻踪

2018.2.16第三天安排了snowshoeing的活动,下午才开始。上午的时间准备去山顶看看。

从滑雪村出发,有多条索道通往不同的雪道。与一般滑雪场不同的是,大提顿山脉冬天适合滑雪,夏天又有很多徒步的小路。这些索道夏天的时候同样可以把游人送到各处,从山上出发开始健行。我们要坐的索道是Bridger Candola是封闭的缆车,索道的尽头不但是雪道起点,还有一家不错的餐馆,Piste Mountain Bistro。

Overlook the teton village from a cabin of the Bridge Gondola
Overlook the teton village from a cabin of the Bridge Gondola
Overlook the valley at the top of the Bridge Bondola
Overlook the valley at the top of the Bridge Bondola

索道尽头、餐馆的外面有一篇空地,天气好的时候可遥望远山,无论冬夏都是视野开阔、大气磅礴的观景点。可惜天公不作美,这几天都是风雪天气,云层几乎压到我们头顶,不时还下起雨雪。山脚下的山谷已经是看不太清,更不用说对面山峦了。气温自然也是极冷,在外面站一会儿就感觉寒气入骨。

Top of the Bridge Bondola
Top of the Bridge Bondola

滑雪的人依然不少。雪道出发点海拔2700米,山脚下不到2000米,七八百米的落差几分钟就下去了。我们在餐馆吃了午餐,坐缆车而下。

Top of the Bridge Bondola
Top of the Bridge Bondola
Top of the Bridge Bondola
Top of the Bridge Bondola

下午领导自己去Jackson逛,我去参加snowshoeing的活动。一般户外活动的向导多是男性,这次是一个女生,同行的还有一对年轻的美国夫妇。我们开车向北,进入大提顿国家公园的范围。到了停车地点,导游发了雪鞋和拐杖。为了防止体力不支,还让我们各自拿了一些补充热量的能量bar。

雪鞋和滑雪撬不同的地方除了宽一些和短很多以外,一个重要的区别是只有脚尖固定在鞋上,脚跟和鞋不固定,这样脚抬起来的时候,鞋子不会完全离开地面,便于行走。

我们一开始就向着一片空地走过去。茫茫原野和树林,很难找到什么参照物。走的远了,还真不容易定位。导游当然对周围的地形很熟悉,还是偶尔需要看看GPS的位置。我们先是穿过一片旷野,然后多是在树林里穿行。导游征求了大家意见,觉得体力没有问题,又走了一些平缓的山坡。

Snowshoe Excursion
Snowshoe Excursion
Snowshoe Excursion
Snowshoe Excursion

和前一天看野生动物的时候差不多,今天更是一只活物也没有见到。但是看起来了然无趣的雪原,在导游眼里却到处都是生命的痕迹。一路上导游给我们不停地指识,有的时候是鸟类和鹿的脚印,更多的是熊留在树上的爪印,或者是在树上蹭痒标示体味的印记。在野地里行走,识别追寻动物的行踪是一项野外生存必不可少的技能。

img_20180216_143738
img_20180216_143738

不过这一行的最大发现却要归功于同行的美国夫妇。人的眼睛不经过训练,树林里面即使离得很近的东西也不容易看见,不过他们却在离我们十米左右的树下看到一只Elk的尸体。内脏和肌肉已经被吃的干干净净,在这严酷的冬季,任何一点能量都不会被大自然所浪费。一头成年的Elk只剩下了一副骨架和鹿角。这个发现让导游都很兴奋,赶紧拍了照片转发给她的同事。

Snowshoe Excursion
Snowshoe Excursion

除了动物的行踪,雪地里还偶尔能看到当年定居者留下的遗迹。我们走了大约三个小时才返回出发点,我还有点儿意犹未尽的感觉,当然能看到些动物就更好了。

Snowshoe Excursion
Snowshoe Excursion
Snowshoe Excursion
Snowshoe Excursion

晚上和领导汇合,准备去Thai Teton Village吃晚餐。餐馆不在滑雪村里面,走出去大概也就是两三百米的距离。到了晚上风大了起来,大风卷着雪花敲打在人的身上;向前看去,雪花在路灯下漫天飞舞,让人几乎鼓不起勇气走入风雪之中。到了餐馆,里面人很多,我们只好在四处漏风的前台等候,围着火炉,喝着啤酒,举杯向终于轮到的食客庆祝。幸运的是,这家的泰餐很有水准。不过吃过饭还要走回旅馆去,什么叫“风雪夜归人”,这次真正让我们体会到了!

0评论

Jackson Hole – 追寻野生动物

2018.2.15第二天一早是看野生动物的项目。吃过早饭,导游准时来接。车是一辆大SUV,游客只有我们两个。我们先是一路开到Jackson,穿过市区,开上西边的National Elk Rufege Road。Jackson Hole指的是大提顿山脉中的山谷,Jackson镇就位于山谷的最南端。镇边山谷中开阔的草甸上,经常有成群的Elk来觅食,所以被划做保护区。(Elk的中文翻译不是很清楚,而且欧洲和北美对Elk和Moose的叫法也不同,就况且叫麋鹿吧。)

Wildlife Tour
Wildlife Tour
Wildlife Tour
Wildlife Tour
Rams on the hill, Wildlife Tour
Rams on the hill, Wildlife Tour

作为导游的基本素质就是要健谈,我们的导游也不例外。他不但对所见到的动植物如数家珍,对当地的文化政治也颇有见地。我们在National Elk Rufege Road上并没有开太远,就掉头回到市内,在Jackson的访客中心稍作休整。雪渐渐大了起来,早上九点,街上没有什么行人。停车场里零星停着的车辆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新雪,一派小镇冬季的萧瑟景象。

Jackson
Jackson

我们沿着高速191一路向北,雪下个不停,整个世界都笼罩在暗淡的薄雾中。路过麋鹿保护区,远远可以看到一群群的麋鹿或坐或立,却因为风雪的缘故只是隐隐约约,几乎与背景和雪幕混为一色。走不远又见到在湖中游弋的天鹅,似乎并不在意冰冷的湖水和满天的飞雪。这里的冬天严酷、冷漠,都所有的生命都是巨大的挑战。

Elks in the blizzard, Wildlife Tour
Elks in the blizzard, Wildlife Tour
Mooses in the woods, Wildlife Tour
Mooses in the woods, Wildlife Tour

山谷里地形平坦,河流虽然都已结冰,但却有温泉注入的小溪和湖泊点缀,其中有小鱼和野鸭在这难得的温暖中生存。想想也不奇怪,黄石地区作为一个巨大的火山口,地热资源一定是很丰富的。

Wildlife Tour
Wildlife Tour

Jackson Hole山谷东侧的天气一般要比雪场一侧的天气要好。越向北走,雪渐渐停了,太阳也时不时从乌云后露出头来。若是拨云见日,远山轮廓分明,真有大雪初霁,生机盎然之感;但若乌云蔽日,则天地一色,又让人不禁想起“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诗句。

Wildlife Tour
Wildlife Tour
Wildlife Tour
Wildlife Tour

一路上看到的动物其实不多,也许是天气的原因,动物也不愿意出来吧。一路上可以见到不少人类定居、储存粮食的遗迹,但是大提顿的冬天漫长冷酷,几乎没有什么农作物能够生长,如果没有现代工业的帮助,人类即使能够短暂定居,但是长久以往、加上时过境迁,多数还是被放弃了。

A fox in the field, Wildlife Tour
A fox in the field, Wildlife Tour
A mule deer, Wildlife Tour
A mule deer, Wildlife Tour
An abondand village, Wildlife Tour
An abondand village, Wildlife Tour
Cottonwood in golden color, Near Jackson
Cottonwood in golden color, Near Jackson

我们回到酒店的时间正是中午,在外面转了大约四个小时的时间。就算碰到牦牛是可遇而不可求,其它的动物看到的也不多。不过在看野生动物本来就是碰运气的事情,就当是体验一下大提顿野外的冬天吧。

吃过午饭,我们下午准备去Jackson镇里逛逛。从滑雪场每隔20分钟就有一躺公交车出发去Jackson,就在滑雪场的钟楼前的停产场上车。主要的乘客都是来滑雪的当地人,加上像我们这样进城的游客。

Teton Village, WY
Teton Village, WY

公交车大概半个多小时就开到Jackson镇,我们在镇中心的广场下了车。镇中心的广场有点儿拉丁美洲的风格,中间是方方正正的绿地,四周是一圈的餐馆、商店和画廊,向四周发散。不远处的山上就有个小滑雪场。住在镇子上,所有的活动都不会被落下。

Jackson, WY
Jackson, WY
Jackson, WY
Jackson, WY
dsc00128
dsc00128

Jackson的标志是用鹿角搭成的拱门,在中心广场的四个角各有一个,每个拱门都有1000副左右的鹿角。鹿角是一体的骨质结构、庞大坚硬,公鹿每年都要换上一副,春天生长到冬天或是初春脱落,唯一的目的就是在生殖季节与其它公鹿争夺配偶。鹿角时间久了还是会腐烂,Jackson镇于1953年竖立起第一个鹿角拱门,现在的拱门是2007到2013年期间重建的。

Jackson, WY
Jackson, WY
Gather Restaurant, Jackson, WY
Gather Restaurant, Jackson, WY
0评论

Jackson Hole – 到达

2018.2.14我们的旅行计划一直遵循着一种候鸟式的安排,夏天在北半球,冬天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偶然间在网上看到一篇”Ski Resorts for Non-Skiers”的文章,心里就想着为何不换个口味,冬天去一个冰天雪地的地方旅行。计划行程的时候,我们反复在黄石公园附近Jackson Hole的Hotel Terra和位于科罗拉多州Telluride的Madeline Hotel之间犹豫。最终因为从旧金山到Jackson Hole有直达航班、行程方便,决定了去Jackson Hole。

飞机快要降落的时候,已经看到白雪覆盖的大地、河谷和大提顿国家公园雄伟的山脉,虽然云层笼罩,但看起来天气不错。

Overlook Teton Range, Jackson Hole
Overlook Teton Range, Jackson Hole

一下飞机,一股寒风吹来,我们都赶紧竖起衣领。远处群山巍峨,白雪皑皑,视野开阔,一别城市的拥挤局促。出了机场门,叫了Uber,来的居然是一辆Ram Truck。Jackson Hole的Uber都是这种大型卡车或是吉普,为的是方便承载客人和他们的滑雪装备。

Leaving Jackson Hole Airport
Leaving Jackson Hole Airport

从机场到Hotel Terra所在的Teton Village开车要40分钟,走一个U字形,U字的底端是Jackson镇。Teton Village是典型的滑雪场的旅馆群,Hotel Terra是这里面比较大的一个。出门就是缆车,从雪场可以直接滑到旅馆门口,旅馆里有不错的餐馆,二层和顶楼还有热温泉。泡在冒着蒸汽的热水里,看着飘落的雪花,仰望满天星斗,真是一大享受。

Hotel Terra, Teton Village
Hotel Terra, Teton Village
Hotel Terra, Teton Village
Hotel Terra, Teton Village
Hotel Terra, Teton Village
Hotel Terra, Teton Village

我后来才明白,其实各种雪上活动和住哪个旅馆没什么关系,只要订好了项目,到了时间向导就会去旅馆接游客。不滑雪的话,住在Jackson镇上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旅馆价格应该会便宜不少,当然滑雪场的氛围就体会不到了。而且像我们这样没有事先预订,热门的项目多半会订不到。我们第二天参加的看野生动物的项目,虽然才是二月份,已经有游客给导游打电话预定夏天的时间了。大的旅馆有专人帮助客人,和导游关系也好,这时候就显出了优势。我们比较幸运,到了晚上,三天里每天参加的项目都有了着落。

天黑了从旅馆里走出来,才发现下起了大雪。Hotel Terra门外就是一块滑冰场,地面上已经积了一层厚厚的新雪。站在冰场边,看着翩翩而下的雪花,冰场上有低声细语的情侣缓缓而行,又夹杂着小朋友戏雪的欢笑声,可见如此浪漫的场景并不是只在电视剧里出现。

Teton Village
Teton Village
Teton Village, WY
Teton Village, WY
Teton Village
Teton Village

我们在滑雪村里走了一圈。远处有更高级的酒店,离雪道更近。我们看了一圈没有找到合适的餐馆,又回到旅馆附近的Spur Restaurant。这里评分很高,人声鼎沸。一众好友滑完雪在这里喝一杯,是个不错的选择。

Teton Village
Teton Village
Alpenhof Bistro & Dietrich\'s, Teton Village
Alpenhof Bistro & Dietrich\'s, Teton Village
Outside of Spur Restaurant & Bar, Teton Village
Outside of Spur Restaurant & Bar, Teton Village
0评论

哥本哈根 – 一日游 – Roskilde

2017.10.21罗斯基勒Roskilde)的历史比哥本哈根更久,自维京时代起就是丹麦最重要的城市和宗教中心,从11世纪到15世纪中叶,这里还是丹麦王国的首都。罗斯基勒位于哥本哈根以西30公里,乘火车30分钟就可以到达,是一个理想的一日游的地点。

一出火车站就看到小广场上屹立的三个巨大的陶罐,这是丹麦抽象派雕塑家Peter Brandes所做,于1998年罗斯基勒建城1000年纪念时放置在此处。再向前走就是横贯罗斯基勒市中心的商业街。我们在这里吃了一点东西、稍事休息,决定先打车去维京海盗船博物馆。

Roskilde
Roskilde
Roskilde
Roskilde

罗斯基勒位于罗斯基勒峡湾(Roskilde Fjord)的最南部。从地图上看,罗斯基勒峡湾的形状非常特殊,一开始是一个90度的拐弯,然后是一段狭长的海道,最后海道阔宽,下端呈近乎方形的海域。整个峡湾就像一个口袋,罗斯基勒就位于这个口袋的最底部,易守难攻;城市的位置又是处于Zealand的中心,难怪会成为早期丹麦最重要的城市和交易港口。

Roskilde Cathedral, Roskilde, Region Sjælland, Denmark

1962年,就在这段狭长海道的中间接近Skuldelev的地方,考古人员挖掘打捞出5艘维京时代的海盗船。沉船上压有石块,可见是有意沉到水底,用来阻挡航道,便于防守外敌的进攻。沉船的时间大约是公元1070年左右,那时候的北欧虽然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国家,但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犬牙交错的海岸线却让当地的维京人发展起领先欧洲的造船技术。维京人不仅仅是海盗,同时也和周边的国家进行贸易。他们先是占领了冰岛和格陵兰岛,以此为跳板,维京人很可能是第一个涉足美洲新大陆的欧洲人。近代的研究显示,他们的足迹甚至远达地中海和黑海,到达东罗马帝国控制的区域。

Viking Ship Museum, Roskilde
Viking Ship Museum, Roskilde
Viking Ship Museum, Roskilde
Viking Ship Museum, Roskilde

罗斯基勒的海盗船博物馆面向海湾而建,里面摆放着打捞出的5艘海盗船,其中既有体型较宽的货船,也有船体细长的战船。除了对海盗船的介绍,博物馆里还详细介绍的维京部落的兴衰历史。天空仍然十分阴霾,但若是个春和景明的天气,必不能体会维京人在苦寒的气候中、恶劣的海洋环境里生存扩张的坚韧和勇气。博物馆外还有一个小型的造船工地,用当时的方法制造维京人的海盗船,也让游人亲身体会当年造船所使用的工具和技术。

Viking Ship Museum, Roskilde
Viking Ship Museum, Roskilde
Viking Ship Museum, Roskilde
Viking Ship Museum, Roskilde
Café Knarr, Roskilde
Café Knarr, Roskilde

在博物馆边的Café Knarr吃完午饭已经快4点了。从海边向城内走,一路上都是这几天到处所见的郁郁葱葱。走到罗斯基勒的大教堂的时候才发现,教堂4点种关门,教堂周围的广场上冷冷清清,已经一个人也没有了。

Byparken city park, Roskilde
Byparken city park, Roskilde
House near Roskilde Cathedral, Rosklide
House near Roskilde Cathedral, Rosklide

维京后期,基督教开始传入北欧。作为丹麦的宗教中心,在12到13世纪,罗斯基勒建立起第一座砖结构的大教堂,此后共有39位皇室成员安葬于此,可见罗斯基勒在丹麦王国的地位。可惜我们没有事先计划好,错过了参观的机会,只好围着教堂转了一圈。

Roskilde Cathedral, Rosklide
Roskilde Cathedral, Rosklide
Roskilde Cathedral, Rosklide
Roskilde Cathedral, Rosklide
Roskilde Cathedral, Rosklide
Roskilde Cathedral, Rosklide

离开教堂,又回到罗斯基勒市中心的商业街。这里是一片开阔的广场,一侧是罗斯基勒的旧市政厅。

The Cathedral Museum, Roskilde
The Cathedral Museum, Roskilde
The Old City Hall (Byens hus) of Roskilde
The Old City Hall (Byens hus) of Roskilde

罗斯基勒的火车站还保持着小车站的风格,一条地下通道连接着一个个站台。站台都是开放式的,一道道铁轨汇聚于此,颇有怀旧的味道。

Greyfriars Cemetery (Gråbrødre Kirkegård), Rosklide
Greyfriars Cemetery (Gråbrødre Kirkegård), Rosklide
Railway station, Roskilde
Railway station, Roskilde
0评论

哥本哈根 – 一日游 – Malmö

2017.10.20DockerCon的会议结束,我们还会在哥本哈根在盘桓两天。罗斯基勒(Roskilde)的维京海盗船博物馆肯定要去看,这要一天;剩下一天的去处在腓特烈堡(Frederiksborg Slot )和马尔默(Malmö)之间纠结。如果去马尔默的话会穿过厄勒海峡,再添加一个去过的国家,我们最终还是决定去马尔默。

马尔默是瑞典的第三大城市,不过它与丹麦的关系看起来更加密切。维京时代的后期,丹麦、挪威和瑞典所在的斯堪的纳维亚地区都是由丹麦王国管辖。随着对波罗的海航道争夺的加剧,瑞典和丹麦的矛盾尖锐起来,最终瑞典于1523年获得独立,但这时候马尔默所在的区域仍然为丹麦控制。这以后整个北欧经历了两次北方战争和三十年战争,瑞典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在17世纪中的第二次北方战争中,丹麦再次被瑞典打败,马尔默从此成为瑞典的领土。

马尔默与哥本哈根隔着厄勒海峡Øresund)相望。连接两岸的厄勒海峡大桥于2000年通车,这座大桥把瑞典南部和丹麦以至于欧洲大陆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得厄勒海峡周边的区域成为北欧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我们在哥本哈根机场乘火车,大约40分钟就到了马尔默。在火车进入瑞典的时候还有乘务员查了护照,从马尔默回来根本就没有检查,可见两地通行是多么简单。

马尔默的内城包围在一道叫做Rörsjökanalen的水渠内,水渠不到20米宽。17世纪末马尔默归与瑞典后,瑞典人对城堡进行了加固,这就是马尔默的护城河。穿过护城河,我们要去对第一站是圣彼得教堂。

Rörsjökanalen, Malmö
Rörsjökanalen, Malmö

圣彼得教堂(St. Peter’s Church)始建于1319年,是一座哥特式的教堂。教堂的外观和内饰与其它教堂相比没有太多特殊之处,但是在教堂一角的小礼拜堂却保存了中世纪宗教里一个已经不太为人所知的文化现象,死亡之舞(the dance of death)。

St. Peter\'s Church, Malmö
St. Peter\'s Church, Malmö
img_20171020_111122
img_20171020_111122
The altar in the St. Peter\'s Church, Malmö
The altar in the St. Peter\'s Church, Malmö

14世纪中世纪末期的欧洲正经历着英法百年战争的灾难,又逢黑死病肆虐,这是一个被死亡所诅咒的时代。死亡之舞描绘的是骷髅与人类共舞的画面,共舞的对象上至主教、皇宫贵族,下至黎民百姓,所有人都难逃死亡的结局。但是欧洲人对死亡的态度却与中国人大不相同,死亡之舞表现的不仅仅是恐惧和敬畏,反而更多的是诙谐和调侃。死亡之舞的文化现象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渐渐褪去,死亡被生命和启蒙所取代,欧洲的历史也从此走向辉煌。这里面的传承和转折实在是件让人浮想联翩的事情。

Paintings in the Tradesmen\'s Chapel (Krämarekapellet) at St. Peter\'s Church, Malmö
Paintings in the Tradesmen\'s Chapel (Krämarekapellet) at St. Peter\'s Church, Malmö
The dance of death on grave slabs in the Tradesmen's Chapel (Krämarekapellet) at St. Peter's Church, Malmö
The dance of death on grave slabs in the Tradesmen's Chapel (Krämarekapellet) at St. Peter's Church, Malmö

说起小礼拜堂的经历也很曲折。大约在1850年,瑞典人对圣彼得教堂进行大规模的“修缮”,结果使教堂里的壁画被严重破坏,损失殆尽。当时这座小礼拜堂被用作存放灭火器材,反而让其中的壁画和大理石地板得以保存。圣彼得教堂位于从西班牙出发,经瑞典到挪威的朝圣之路的途中。颇有深意的是教堂的铭牌上刻着的朝圣者所应遵循的信条,simplicity, slowness, silence, sharing, freedom, spirituality and light-heartedness.

从圣彼得教堂出来,我们在Lilla Kafferosteriet咖啡点小坐。再向前走,向右转个弯,就到了马尔默最大的广场,Stortorget。连接Stortorget的街道中间,有一组高矮胖瘦不一、吹奏乐器前进的雕像。这组被称作“乐观者乐队(The Optimists Orchestra)”的雕塑为Yngve Lundell所做,1985年起被摆放在这里。我以前见过这组雕塑的照片,却不知道在哪里,这次也算是不期而遇。

A cafe, Malmö
A cafe, Malmö
The Optimists Orchestra at Sodergatan street, Malmö
The Optimists Orchestra at Sodergatan street, Malmö

Stortorget是马尔默的中心广场,广场周围是马尔默的市政厅,卡尔十世骑马的雕像矗立在广场中央。卡尔十世·古斯塔夫是开创瑞典帝国时代的国王。他连年对外作战,就是他带军占领丹麦,和丹麦签订了《罗斯基勒条约》,把马尔默归为瑞典所有。

Stortorget, Malmö
Stortorget, Malmö
Fountain of Stortorget, Malmö
Fountain of Stortorget, Malmö
Statue of King Karl X Gustav, Stortorget, Malmö
Statue of King Karl X Gustav, Stortorget, Malmö

小广场(Lilla torg)和Stortorget相连,西面的木房农舍可以追溯到1590年,不过整个广场已经相当的商业化。再向南穿过马尔默的内城,靠近护城河,是Gustav Adolfs广场。这个广场是1804年,马尔默拆除了周围的防御公事后才修建的。这个广场实际上有一半是绿地,其余的部分摆放着几座喷泉和雕塑。

Lilla torg (Little Square), Malmö
Lilla torg (Little Square), Malmö
Sculpture on Gustav Adolfs torg, Malmö
Sculpture on Gustav Adolfs torg, Malmö

我们找了一家叫Bullen的餐馆吃午餐,这家餐馆从装潢到食物都是当地传统的风格。菜单上主要是牛排、肉丸、土豆泥、土豆条和酸黄瓜。餐馆在护城河的另一侧,护城河边和桥上有一些有意思的雕塑。

Cat sculpture by Davidshallsbron, Malmö
Cat sculpture by Davidshallsbron, Malmö
Shoe sculpture on Davidshallsbron, Malmö
Shoe sculpture on Davidshallsbron, Malmö
Davidshallsbron, Malmö
Davidshallsbron, Malmö

吃过午饭,我们回到Gustav Adolfs广场。从广场向西是一片墓地,不过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公园。

Old cemetery (Gamla kyrkogården), Malmö
Old cemetery (Gamla kyrkogården), Malmö

再向前走是马尔默真正的城市公园(Kungsparken),这个公园面积相当大,也是在马尔默周围的防御公事拆除后修建的。公园沿护城河而建,北依旧城堡,中间还有个池塘,有几座小桥把绿地连接在一起。天空变得更加阴沉,有时还飘上一阵雨点,确实有些清冷;但满眼的翠绿欲滴,人在初冬温润如丝的空气中穿行,心如明镜、不惹尘埃,在这里是不是更容易做到呢?

Overlook the City Library from Kungsparken, Malmö
Overlook the City Library from Kungsparken, Malmö
Kungsparken, Malmö
Kungsparken, Malmö

古要塞大概是马尔默最古老也最有代表性的建筑,这也是我们的最后一站。要塞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在两个犄角处巨型的红色城堡。这个古要塞修建于1434年,又于1530年重建,那时它还位于海峡边的沙滩上,是丹麦最重要的要塞之一。它的军事意义到19世纪初开始变得无关紧要,后来被先后作为监狱和难民收容所,到20世纪中成为博物馆。

Malmöhus Slott, Malmö
Malmöhus Slott, Malmö
0评论

哥本哈根 – 美食

丹麦不但在建筑和艺术设计领域大胆创新,近年来在饮食文化上也独树一帜,自成体系。

说起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传统饮食,人们大多会想到肉丸和腌制的鲱鱼,要么就是甜菜、土豆或是炸猪排这些食物,总之都是北欧苦寒之地食物种类匮乏的地方常见的食材。这多半都是因为这些食物易生长,加工的方式也以长期保存为目的。不过近年来新一代的北欧厨师们扬弃了传统食物中粗敝的一面。说起新式的北欧料理(Nordic Cuisine),让人联想到的会是新鲜的材料、丰富的色彩和精致的摆盘,食材的选择也大为扩充。哥本哈根是新式的北欧料理的发源地,高级餐厅的厨师们更是把季节性和地域性的风味和创意发挥到极致。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位于峡湾边上的Noma。这家米其林三星的餐馆被誉为是世界上最好的餐馆,位子要提前几个月预定。

Ved Kajen, Nyhavn, Copenhagen
Ved Kajen, Nyhavn, Copenhagen

Geist是位于国王新广场(Kongens Nytorv)的一家高级餐馆,走的也是讲究食材原味、口味清淡的路线。

Geist, Copenhagen
Geist, Copenhagen
Geist, Copenhagen
Geist, Copenhagen

克里斯蒂安堡宫塔顶有一家的餐馆,名字就叫“塔”(Tårnet),再上一层就是钟楼,可以俯瞰哥本哈根的老城区。从这道鹿肉tartare已经可以看出新式料理的风格,传统的鹿肉加入浆果和时蔬。

Tårnet (Tower), Christiansborg, Copenhagen
Tårnet (Tower), Christiansborg, Copenhagen

Skindbuksen是一家位于老城中心的餐馆,提供的是丹麦的传统美食。餐馆的外观也符合对老式餐馆的想象,低矮的房屋,幽暗的灯光,甚至还在地下半层。外面连日的大雨,街道上的泥泞,一盏油灯在风中摇曳着微弱的亮光。这时几个骑马的客人推开了食肆的门 – 他们是维京海盗。餐馆的内饰其实很有艺术范儿,食物的味道也不错。

Skindbuksen, Copenhagen
Skindbuksen, Copenhagen
Skindbuksen, Copenhagen
Skindbuksen, Copenhagen
Skindbuksen, Copenhagen
Skindbuksen, Copenhagen

瑞典的肉丸也是斯堪的维亚半岛的风味美食,这是一家在Malmö市区的传统餐馆。

Köttbullar (Meatball), Bullen, Malmö
Köttbullar (Meatball), Bullen, Malmö

Roskilde距哥本哈根约一个小时车程。Café Knarr是当地海盗船博物馆边的餐馆,颇为有名。说是餐馆,但几乎没有任何装饰,菜点选择很少,但味道不错,传统与现代并重。

Cafe 48, Roskilde
Cafe 48, Roskilde
Café Knarr, Roskilde
Café Knarr, Roskilde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