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6.28基多作为厄瓜多尔的首都,名气比起南美洲的其他几个大城市要差不少。不过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评定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时候,基多就成为第一个被选入的城市,(同时选入的还有同属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位于安第斯山脉深处的南美城市,却有着保存最完好的十六、十七世纪西班牙风格的教堂,这后面几百年的历史中,既有伴随着文明冲突的血腥与征服,又有人类文化融合的交流与共生,本身就是十分耐人寻味的事情。
我们计划的太仓促,几个小时的时间只能是走马观花。如果能够在基多再多呆上一天,就可以更仔细地欣赏那些教堂中精美的雕刻,漫步宁静优雅的西班牙庭院,这是这次旅行的一大遗憾。
基多新旧城一般以国家誓言大教堂(Basílica del Voto Nacional)分界,北面是新城和商业区,南面是街道狭窄、教堂林立的老城。从皮钦查火山回到市中心,我们在教堂边下了车,从这里开始游览老城。
我本以为用几百年的时间修建教堂是十六、七世纪工业革命以前的事情,实际上兴建大教堂的提议始于1883年,经过九年时间的计划设计,于1892年奠基,直到1988年才真正开放。教堂的整体既视感和巴黎圣母院有些相似,西立面的三个入口大门更为相像,但塔楼和后殿以及飞扶壁的设计都颇为不同。最具特色的是,教堂四面墙上的滴水兽雕刻的都是像穿山甲、海龟和蜥蜴这样的本地动物。
我们沿着Venezuela大道一路下坡向南走。想象国内的所谓古城,多半路边早已被各据特色、真古仿古的商家占领,而这里还保留着殖民时代建筑的样子。二层是宽大的窗户或是窄窄的、摆放着鲜花的阳台,一层是一间间朝向大街的小店。多是独门独户,只开一个大门,没有窗户,大概和防盗安全的考虑有关。直到接近独立广场的街区才有比较大的商家。
独立广场是基多的中心广场,总统府、市政府和基多大教堂分列在广场四周,不过面积和气象还是比不上秘鲁利马和库斯科的中心广场。和所有拉丁美洲国家一样,城市广场不但是市政和宗教的中心,也是市民聚会休闲的地方。人们喜欢在广场的长椅上闲坐,和朋友或是陌生人聊天,打发时间。
19世纪末,为了纪念厄瓜多尔独立100周年,原本位于广场中心的喷泉被移到广场的一侧,在喷泉所在的位置树立起纪念独立的纪念碑,广场的名称也从殖民时期的“大广场(Plaza Grande)”改名为“独立广场(Plaza de la Independencia)”。一般认为,于1809年8月10日成立的自治政府和发表的宣言标志了厄瓜多尔独立的最初诉求,又被称为“the first cry of independence”(独立的第一声呐喊)。实际上在此之后,厄瓜多尔的独立又经过了多次的反复,所以说起厄瓜多尔真正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下独立的时间,还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从独立广场转到García Moreno大街,这条大街从南到北有七座十字架矗立在路边的教堂和建筑前,所以又被称为“七十字架大街”。
圣殿教堂(Iglesia de El Sagrario)就在独立广场到García Moreno的转角处,实际上可以算是基多大教堂的一部分。走入教堂,最让人惊叹的要数金光耀眼的祭坛。教堂继承了西班牙教堂装饰精细繁复的特点,木制祭坛的每一处浮雕花纹,柱身、柱头上的装饰,覆盖了祭坛的每一寸表面,无不精细绝伦。教堂的灯光虽然昏暗,镀金的祭坛却依然灿烂得让人难以侧目。金子对人类果然有一种天然的魔力,让人忽略其它的东西,实际上教堂翡翠色的穹顶也是非常漂亮。
再向前走是耶稣会教堂(Church of la Compañía de Jesús),它的街口也有一座十字架。耶稣会教堂始建于1605年,花了160年才建成。教堂的面积不是很大,却是基多最著名的教堂之一。在教堂建造的过程中混合了多种建筑风格,其中以巴洛克风格为主体,这从教堂的正立面就可以看的出来。教堂的大门两侧是螺旋式的所罗门柱(solomonic column),柱顶是极具装饰性的科林斯样式(Corinthian order);上层的柱式有所不同,但花纹同样精美。复杂、精细甚至有些夸张的装饰正是巴洛克建筑的特点。教堂的内部更是全部以金叶覆盖,极尽奢华之事,可惜我们没能够进去参观。
从García Moreno大街向右一转,就到了圣弗朗西斯科广场(Plaza de San Francisco)。广场的西侧是圣弗朗西斯科教堂,这是基多最早的天主教堂。靠近教堂的一角是一家历史悠久的酒店,Casa Gangotena,在殖民时期以前曾经是印加的行宫。
导游的车停在广场的一侧。我们从国家誓言大教堂走到圣弗朗西斯科广场,可以说是基多旧城的精华,只可惜太过浮光掠影,今后有机会一定多停留几天。
面包山是基多一日游的最后一站。导游的车沿着山路徐徐而上,不一会就到了山顶。面包山上最醒目的是山顶上圣母玛丽亚的雕塑(Virgin of El Panecillo)。雕像建于1976年,有45米高,由7400铝片拼接而成。圣母的形象是手持锁链,拴住脚下踩着一条蛇。这是西方宗教和艺术中常见的圣母玛丽亚的形象,蛇代表邪恶,圣经中表现的意义是圣母借助耶稣的力量可以战胜原罪和魔鬼。比较与众不同的是圣母像身后的翅膀,因为翅膀往往只有在天使的形象中才会出现。雕像的作者西班牙人Agustín de la Herrán Matorras应该是有意致敬著名的“基多的圣母(Virgen de Quito)”雕像。这座高120厘米的木像作于1734年,又被称为“舞者”,形象更加的灵动、栩栩如生。
面包山(El Panecillo)高约200米,就位于基多老城的旁边,是个俯瞰老城的好地方。而另一侧的山坡上,各色的房屋密密麻麻的铺满山坡,可以看出上民房,大概上穷人住的为多吧。
剩下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导游把我们放在手工制品的集市,Mercado Artesanal。不过时间已经是下午两点,我们还没有吃午饭,所以我们决定先去Plaza Foch看看。
从集市走过去不远,大约15分钟的时间。Plaza Foch位于两条大街的十字交叉口,充斥着价格不菲的咖啡厅、酒吧、舞厅和旅游纪念品商店。虽然非常商业化,不是寻访传统本源的地方,但是对于外来的游客来说,有一个熟悉方便的环境也是十分重要,毕竟在旅游中不能总是新奇和挑战。就像我们离开埃及卢卡索、历经艰辛到达希腊的科孚岛、一眼看见山顶的星巴克的那种感觉,是一种无法替代的安全感和慰籍。
我们在一家叫Mama Clorinda的餐馆坐下来吃了午饭。这是一家主打厄瓜多尔传统美食的餐馆。常常有人把基多和利马两座城市做比较,以美食为标准来看,利马还是要更加多样、更加美味一些。不过下面这个像粽子一样的东西非常好吃。
吃过午饭,我们走回Mercado Artesanal。这个集市大约只有一个街区大小的面积,里面是一排排密密麻麻的贩卖安第斯山脉风格的纺织品和皮制品的摊位。吸引了很多外国游客在此购物。